新闻荐读
今天起
江西将正式进入三伏!
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,8月18日出伏,共计30天。打破近十年“40天长三伏”的惯例,成为近年来“最短”的三伏天。
2025年“三伏”日历
初伏
7月20日至7月29日
中伏
7月30日至8月8日
末伏
8月9日至8月18日
今年的三伏天时长虽短
展开剩余86%但威力不减
我省各地开启“闷蒸模式”
一年中最闷热的时段来了
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
更重要的是
夏季进行科学、健康的午睡
对身体有很多益处
然而午睡时间过长、
午睡习惯不好等
却会对身体造成伤害
↓↓↓
@江西人注意
今天起,午睡请调整一下
这4个午睡习惯反而伤身
你中招了吗?
午睡时间太久
午睡时间太久
过长时间的午睡可能会干扰夜间睡眠,导致睡眠节律紊乱,从而增加多种健康问题。
增加代谢综合征风险
研究发现,午睡时长超过30分钟,与中国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有关,尤其是女性。与不午睡的人相比,午睡超过30分钟的人,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41%,特别是腰围、空腹血糖和血压方面。午睡小于30分钟的人,代谢健康风险则不存在,而且在血压方面表现更好。
另一项研究显示,对于高血压患者,午睡不能超过30分钟,长时间午睡会增加中风的风险。与午睡1~30分钟相比,午睡31~60分钟,中风风险增加27%;午睡超过60分钟,中风风险增加37%。
增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患病风险
一项研究显示,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,死亡风险增加30%,心血管患病风险增加34%。
专家介绍,如果午睡时间小于35~45分钟,有可能会改善夜间睡眠不足人群的心脏健康情况。建议午睡20~30分钟最为合适,这个时长有助于减缓心率,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。
午睡超过30分钟,房颤风险更高
国外一项长达14年的研究跟踪了2万多人,分析午睡习惯与房颤(一种常见心律失常)的关系。结果发现:
午睡>30分钟的人,房颤风险最高。
午睡>30分钟的人,房颤风险最高。
午睡15~30分钟的人,房颤风险最低。
午睡15~30分钟的人,房颤风险最低。
完全不午睡的人,房颤风险介于两者之间。
完全不午睡的人,房颤风险介于两者之间。
午睡超过1小时,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
一项研究发现,午睡和大脑衰老之间存在双向关系。白天过度午睡会增加晚年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。与此同时,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,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会导致白天午睡增加。
饭后马上午睡
饭后马上午睡
饭后胃内食物较多,胃肠蠕动加强,血液循环增快。如果饭后立刻午睡,大脑和全身供血量相对减少,身体会感觉不适,加上午睡时间短,所以睡醒后会感觉累。
建议:午饭后可以休息20~30分钟再睡。
午睡时间太晚
午睡时间太晚
很多人一到周末,中午很精神,下午4点多非常困,于是一觉睡到天快黑了。这样的习惯容易打乱生物钟,午觉睡得晚起得也晚,晚上自然睡得更晚,从而导致第二天白天精神也不好。
建议:12:00~13:00午睡,超过15:00不宜午睡,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。
直接趴着睡
直接趴着睡
尽量不要直接趴在桌上睡午觉,长期趴着午睡会对神经、颈椎以及肠胃等造成伤害。
趴着睡觉眼球容易受到压迫,长时间会造成眼压过高,甚至暂时性的视力模糊,使视力受到损害,久而久之会使眼球胀大、眼轴增长,形成高度近视,同时也容易增加青光眼的发病率。尤其对已经出现轻微近视症患者、近视患者或戴隐形眼镜的学生危害更大。
建议:
躺在床上或展开的折叠床上睡,是理想的午睡姿势。在这种姿势下,脊柱各部分能得到有效放松,也可以让脊柱处在比较稳定的位置。
躺在床上或展开的折叠床上睡,是理想的午睡姿势。在这种姿势下,脊柱各部分能得到有效放松,也可以让脊柱处在比较稳定的位置。
如果没有办法躺下睡,就靠着椅背睡觉,脖子后面带个U形枕,腿可以放在椅子上,有利于全身血液循环。
如果没有办法躺下睡,就靠着椅背睡觉,脖子后面带个U形枕,腿可以放在椅子上,有利于全身血液循环。
如果实在没办法,只能趴着睡,要拿个软且有一定高度的东西垫在手臂下,半边脸侧趴着睡,不要压迫眼睛。全身放松,把手放置在舒适的姿势上,减少对神经、视力、胃、牙齿等的压迫。
如果实在没办法,只能趴着睡,要拿个软且有一定高度的东西垫在手臂下,半边脸侧趴着睡,不要压迫眼睛。全身放松,把手放置在舒适的姿势上,减少对神经、视力、胃、牙齿等的压迫。
有条件的话,在沙发上午睡,比坐在座椅上的睡眠效率会高一些。
有条件的话,在沙发上午睡,比坐在座椅上的睡眠效率会高一些。
来源:南昌晚报综合央视新闻、央视一套、CCTV生活圈整理
编辑:陶含 审定:黄青 核发:邹建宾
点亮
和 ❤️
转发提醒!
发布于:江西省凯丰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